晓果智学周交龙:教育OMO的本质是融合,不是混合!
2020年对教培行业来说,是冰火两天的感受,受到疫情影响,以线下为主的教培机构,突然面临歇业,没有新收入的同时,还面临员工工资、场地租金等费用损耗,各大机构“元气大伤”。如今2021年部分地区再次爆发“二次疫情”,数十个城市已停止线下培训。回看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使得2.76 亿全国各级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不得不被迫转向在线学习模式,催生了在线教育亿级日活、下沉城市新用户首次上线、教育数据加速上线,这一切,都使得OMO转型成为教培行业的新趋势。
而在趋势之下,传统线下培训机构如果不进行OMO转型将难以走出停课退费困境,同时无法实施精准教学、无法精准记录教学和学习数据,体验的缺失反而导致现有学员的流失和复购率的降低。
在2021海南AI+OMO教育峰会上,晓果智学创始人、杭州果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交龙分享了生活中人们的交往场景呈现出线上、线下相融合(OMO)的趋势,并对OMO变革下的教培领域红利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OMO提升经营效率
周交龙提到,其实OMO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整个餐饮行业里面,每张桌子,每一次点餐,每一次结账,每一个饭店,每一道菜,都已经融到互联网里面。”同时,在这样的领域中,每个人、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教育行业中,OMO是什么?周交龙认为,教育OMO,就是教育领域的产业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力工具。他是这样理解的,“它(教育OMO)的本质是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经营效率,提高学生教学效果,提高老师教学输出能力,提高教培机构的商业效率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教育的整体水平,这便是教育的OMO。”
晓果智学采用线上AI智能老师+线下学管师督学模式,以晓果智学东莞凤岗加盟校为例,开业4个月,学生数量已达150名,学生提分率90%以上,AI+OMO模式不仅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和晓果,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师资要求,从而节约人力成本。
OMO不是混合和替换
周交龙坦言,目前不少人对OMO的理解存在偏差。作为一家一线的底层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在他看来,OMO或者说未来教育产业互联网,它的本质不是混合,是融合。“线上和线下是赋能关系,不是替换的关系。”周交龙强调,当存在空间障碍时,或者存在即时性需求的时候,在线的效果或将优于线下。
“不能用SaaS化的平台来理解未来的互联网平台,”他表示,一个互联网平台,既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垂直在各部门运行,同时也会跨组织在全行业平行化运行、网络化运行。线上线下相融合,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教培行业,而是全领域的共同趋势。
推荐阅读:辽宁在线